中埃民间交往日久弥新 友谊万古长青
来源:国际和平交流基金会|发布时间:2021-10-05|浏览次数:
国际和平交流基金会理事、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张明先生在庆祝中埃建交65周年活动中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致辞,回顾了基金会多年来为促进中埃文化交流所做的努力。
全文如下:
尊敬的默罕默德·巴德里大使阁下、参赞阁下,
各位专家学者、同学们、女士们、先生们、嘉宾朋友们: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国庆前夕,在大使先生全力支持和关怀下,今天隆重举办“中埃建交65周年文化交流活动暨埃及大学推介会”,我谨代表国际和平交流基金会和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组委会,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由衷的感谢。
正如大使先生所说:中埃两国古老文明的智慧,不但推动和催发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步伐,也照鉴和构筑起世界文明史的辉煌与发展。就像伟大的亚历山大灯塔一样,为地中海沿线国家指引着前进航向。古老的丝绸之路正是在各民族前仆后继、开拓进取、不懈追求的进程中,铺就了数千年的商贸之路。如今,“一带一路”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面貌,赋予了更加广泛的时代内涵,让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倡议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和促进国际交流往来的社会机构,基金会自2011年起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,先后与三任埃及驻华大使和四任埃及驻华武官友好往来,亲密相处,建立起了兄弟般的情谊。
与埃及有关部门创办了两届“中非艺术节”,数十个非洲国家艺术团参与,埃及前总理、文化部长、旅游局长每次都莅临出席;在开罗老城古堡里举办过“中国绘画艺术精品展”,让更过的埃及人了解中国,聆听中国故事;向埃及社保部和57357国际儿童癌症医院捐赠数万美元,用于埃及儿童的福利事业;组织几十位中国摄影家穿越撒哈拉白色沙漠,走进卢克索和阿斯旺神庙,下过红海登上西奈半岛,与“上帝”对话。这些“快乐埃及”摄影作品一经展出,不但轰动了整个北京城,而且让更多的中国人喜欢上了埃及;在北京接待埃及六大新闻媒体记者代表团,座谈过“一带一路”的未来与发展,参观过“阳光鹿童脑瘫儿童康复中心”;为了象征中埃两国“一带一路”渊源流长的历史记忆,将高3公尺,重达10吨的中国泰山墨玉“丝绸之路”文化地标,远洋过海耸立在开罗歌剧院的草坪上,供人们休闲旅游时观赏;
特别是在抗击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捐献中,基金会通过大使馆向埃及有关单位捐献了口罩、呼吸机和测温仪等物资,进一步加强了中埃两国牢不可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
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化交流,充分说明文化不但需要相互借鉴,更注重相互影响,以及长期不断的推陈出新和潜移默化的相互融合。在这种文化交流的基础上,增进了感情,缔结了友谊,建立了信任,促进了商贸往来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建、共享、共赢。